南方网讯 正所谓“考得好还得报得好”,对于考生们来说,除了在高考时尽量发挥最佳水平外,讲究填报志愿的技巧也尤显重要。记者现将高招录取流程中的加分及降分采写如下,提醒考生们可以采取一些“投机取巧”的方法来为自己获得更多的录取机会。
五类志愿填报可获加分
这里的加分政策必须在填报以下几类志愿时才有效,和“比赛获奖的学生可享受加分”有所不同,后者不管报什么志愿,都可享受政策规定的加分。
教师子女报考师范院校志愿
A、第一类型
[适用对象]各类国民教育系列(不含党校、军队院校)、经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进行学历教育的学校(含学前教育)的教师(含学校在册在编的管理干部)子女。
[填报志愿]在提前批、专科提前批师范院校录取,第一轮投档时,第一志愿学校的第一专业必须填报师范类专业(含体育、音乐、美术类教育专业)方可得到照顾。
[加分分值]10分,由学校择优录取。
B、第二类型
[适用对象]福建省优秀教育世家的教师子女或在县以下(不含城关)中学、小学、职业中学、幼儿园、乡镇文技校工作15年以上,现仍在农村的专职教职员工(含在农村离退休的公办教职员工和民办教师)的子女。
[填报志愿]在提前批、专科提前批师范院校录取,第一轮投档时,在第一志愿报考师范类专业。
[加分分值]20分,由学校择优录取。
侨台子女报考特定大学
[适用对象]归侨青年、归侨子女、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(并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)。
[填报志愿]报考暨南大学、华侨大学预科班。
[加分分值]10分,由学校择优录取。原本已享受加分照顾的考生(适用于他们填报的所有志愿),如果他们报考暨南大学、华侨大学预科班,还可再享受10分的照顾。
报考农林院校的农林类专业
[适用对象]全体考生
[填报志愿]第一志愿第一专业填报普通高等院校农学、园艺、植物保护、茶学、草学、林学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、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、农业资源与环境、动物科学、蚕学、蜂学、动物医学、农村区域发展、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等专业的考生,在该校录取第一轮投档时。
[加分分值]20分,由学校择优录取。
报考民办高校
[适用对象]全体考生
[填报志愿]除本科第三批外,其他批次第一志愿报考民办高校的考生,在该校录取第一轮投档时,可享受加20分的照顾;在参考志愿第一栏填报民办高校的,在该校录取调剂第一次投档时,可享受加10分的照顾并优先投档。
[注意事项](1)由于今年福建省将民办本科院校和公办高校的独立学院(民办二级学院)归到本三批,所以,在这个批次填报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,今年就不享受加分政策,例如集美大学的诚毅学院。(2)今年有些民办本科院校(例如仰恩大学)和公办高校的独立学院(厦大嘉庚学院)申请在本二批招生,那么考生在第一志愿填报这些院校,仍然可以享受上述加分照顾。
报考省属专科民族班的少数民族
[适用对象]少数民族考生
[填报志愿]报考我省(福建省)省属高等专科学校少数民族班。
[加分分值]20分。
三种类型高校降分录取
第一类型
[政策规定]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生源确实不足的学校(主要指艰苦专业或冷门专业),可在线下20分以内按志愿顺序,从高分到低分投档,由学校择优录取。
[适用对象]全体考生。
[解读]例如本一批理工类的录取控制分数线为500分,A校为本一批高校,录取200人。那么,如果500分以上报考A校的考生只有180人,那么,它可降低20分,在500分到480分之间,从高到低录取。
第二类型
[政策规定]定向就业招生计划若在该校投档分数线上不能完成招生计划时,可在该校调档分数线下20分以内、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,由省高招办补充投档,高校根据考生定向志愿择优录取;若仍完不成定向就业招生计划,则应转为非定向计划录取符合条件的考生。
[适用对象]愿意报考定向生的考生。
[解读]如本一批理工类的录取控制分数线为480分,A为本一批有招收定向生的高校,它的出档分为490分,但是,490分以上并且报考A的定向生人数少于A的招生数,那么,A只能在490分~480分之间从高到低录取,而不能把分数降到本一批录取分数线480分以下。
今年还规定,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应面向全省招生,严禁利用定向招生向考生收取规定以外的费用。
第三类型
[政策规定]民族院校及其他院校举办的少数民族预科班、老区预科班,录取时在本科批次其他院校录取结束后单列投档。如线上生源不足,可在本科批最低录取控制线下50分以内照顾录取符合政策且有填报该校志愿的考生。
[适用对象]少数民族,“五老”后代。
[解读]今年少数民族预科班、老区预科班和华大等预科班安排在本科预科批填报,即在提前批、本一批、本二批和本三批之后。其中少数民族预科班招收的是少数民族,老区预科班招收的是“五老”后代。
假设这两类预科班生源不足,理工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00分,那么,可以下降50分,录取符合照顾录取政策并且有填报该校志愿的考生。
所谓的“五老”指的是老游击队员、老交通员、老地下党员、老接头员、老苏区干部。根据政策,他们的子女包括内外孙并不能享受加分或优先录取,只有在报考老区预科班时才有用。
两项规定高校择优录取
之一:
[政策规定]高校举办的少数民族“预科班”、老区“预科班”
[适用对象]只招收少数民族考生。老区“预科班”只招收老地下党员、老游击队员、老交通员、老接头员、老苏区乡干部、老红军(1937年7月6日之前参加革命工作的)的直系后代以及建国前牺牲烈士的直系后代。
[注意事项]高等学校举办的少数民族“预科班”招生计划实行全省统招、择优录取。考生报考资格分别由省民族宗教厅、省老区办审定。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向当地相关部门咨询。
之二:
[政策规定]第一志愿报考我省省属医学院校
[适用对象]符合照顾政策的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子女,可享受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照顾。
□高招名词点击
第一轮投档
什么叫第一轮投档呢?我们以提前批的师范院校S为例,考生A是教师子女并在提前批的第一志愿报考S,加了10分的照顾分后,分数为499分。S校在提前批要录取10人,以1∶1.2投档,投档分为500分,在第一轮投档中,A就上不了,那么,在提前批的第二轮投档时,S就无法享受10分照顾;另一种情况是S在第一轮投档中,因为有考生不服从志愿调剂或是身体缺陷等原因,无法招满,需要第二轮投档,那么S这时也无法享受10分照顾。
高分保护政策
根据省招生委员会确定的保护高分考生政策,凡高考成绩名列理工、文史类全省前茅(按该类1%比例确定)的考生,在本科一批第一轮投档时,如未能达到第一志愿学校投档线而无法出档时,其所填报的参考志愿第一栏自动被检索,在符合投档要求的情况下,予以投档,由相关学校审录。考生应认真选择并查询有关学校招生章程,注意了解有否分数级差要求等细节,以便准确地选择志愿学校。
院校级差
院校级差是指作为第二志愿考生,学校录取时比第一志愿报本校的考生必须降低排序的分数。知名高校都希望招收第一志愿考生。许多高校规定:以第一志愿高校身份报考本校的学生,院校志愿级差为30~50分。
专业级差
专业级差是同一高校的不同专业志愿之间的分数差别。比如:某高校招生章程中规定专业级差为5分、3分、1分、1分、1分。含义是:以第二专业志愿身份考虑录取到某专业时,降5分与第一志愿报该专业的考生排序,以第三专业志愿身份考虑录取到某专业时,降8分(即5分+3分)与第一志愿考生排序。依此类推。院校级差与专业级差提醒我们慎重选择第一志愿,力争以第一志愿录取。